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山东法制报》: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后村法庭“和茶馆”里化纠纷解民忧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9日

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后村法庭“和茶馆”里化纠纷解民忧

 

“法官,我愿意接受这个赔偿方案。”近日,在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竹田新村“和茶馆”,一起因耕地产生的人身损害纠纷案件正在进行调解。经过法官、调解员等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当事人李某同意减免部分赔偿要求,另一当事人王某同意一次性支付李某医疗费用 1.5万元。

李某与王某为一对昔日的同村好友,却因种地问题产生纠纷,双方也因此产生肢体冲突,甚至拾起了本作为劳作工具的镰刀。 在冲突中,王某将李某打伤,李某报警,随后双方被带到派出所进行处理。尽管警方试图介入调解,但因分歧过大,未能达成协议,派出所拟对王某采取行政处罚及拘留措施。李某因此次事件支付超过1万元的医疗费用。之后,李某向后村法庭咨询立案,想要提起诉讼,要求王某向其赔偿医疗费及误工费。

“从法律上讲,这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案子,但考虑到双方为近邻且年岁已高,单靠法律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双方矛盾,反而有可能激发更多邻里纠纷。”后村法庭庭长路伟表示。对此,他们主动对接派出所了解案件情况,并迅速与该镇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对接,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员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等多方力量组成调解团队,共同前往“和茶馆”进行调解。

“来,先喝杯茶消消气,坐下来慢慢聊。”在茶香四溢的氛围中,大家纷纷端起了茶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在充分了解情况后,法官围绕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及争议焦点,采用法理与情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讲解案例和法律适用,经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员一同调和,很快帮助双方“明辨是非”“算清账目”。最终,双方在喝茶聊天的轻松氛围中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杯清茶,润了口舌,也暖了人心;一番话语,道尽是非,也解开了心结。此案的圆满解决,正是后村法庭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置于首位,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的缩影。

近年来,后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立足辖区实际,延伸审判职能,依托“和茶馆”特色平台,激活调解资源,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有效降低了万人诉讼率,为后村镇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通讯员:徐文杰、王子倩)

山东法制报20241125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