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钩抛落引两案 “两步调解”终言和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6日 | ||
铁钩抛落引两案 “两步调解”终言和 一次意外事故,两次对簿公堂,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背后是法官抽丝剥茧的智慧与耐心。近日,东港法院法官通过耐心调解、温情疏导,成功化解一起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纠纷,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实现“一案解双纷”。 案情回顾 2022年某天上午,丁某在某商场挑肉时,不慎将其手中的铁钩抛出,扎伤了在相邻摊位的郑某左眼,导致郑某左眼受伤,视力严重受损。事故发生后,双方因赔偿问题产生激烈争议,多次协商无果,郑某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真审阅了本次诉讼材料和第一次审理的案件卷宗,了解到郑某本次起诉是为了后续治疗费用,而第一次判决生效的各项损失40余万元也未履行完毕,案件已进入执行阶段。 为了能够妥善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秉持“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原则,积极促进双方进行庭前调解,但因该起矛盾纠纷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事人积怨较深,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均不肯让步,第一次调解不欢而散。 “面对面调解不行,那就背对背调解,一次不行,那就两次。” 面对这一艰难局面,承办法官没有一判了之,而是反复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细致分析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呼吁双方直面问题。 “我这次受伤,花了不少钱不说,也耽误了工作,我的损失他必须承担。” “这次的事儿,确实是我不对,可是我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还有这一次次的起诉,后续治疗啥时候是个头啊!” 承办法官听完双方的陈述,找出争议核心在于“后续治疗费不确定性”。为此,承办法官制定“两步走”策略:第一步,组织双方核对病历、费用清单等证据,明确合理赔偿范围,并向丁某耐心释法,让其明白自身应承担的责任;第二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逐步化解彼此的怨气,提出一次性了结方案。同时,考虑到后续执行问题,法官向丁某释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后果。 经过多轮协商,双方当事人终于放下心结,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丁某当庭一次性赔偿郑某各项损失30余万元,相关赔偿支付完毕后,双方就此次事故再无纠纷。随着丁某筹齐款项当庭交付给了郑某,这起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纠纷至此全部解决。 小编说案 一次事故牵两案,一纸裁判解双结。本案中,法官以法为绳、以理为据、以情为桥,让矛盾在柔性化解中消弭。这不仅是对“高效解纷”理念的生动践行,更是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追求化作了当事人握手言和的真切图景,为基层治理的法治实践增添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