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人生】法官审判的不仅是案件, 更是人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30日 | ||
10月16日,对于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来说又是特别的一天,取材于审判工作的微电影《破局》以第三名的成绩斩获全国法院第七届微电影微视频金法槌奖评选活动十佳微电影,并荣获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奖三项大奖。 微电影获赞的背后承载了法官的初心和坚守。如何通过真实的笔触、多样的宣传样态,呈现一线法官执法办案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关注法官这个群体,微电影无疑是一种形式上的突破。我们连续拍摄微电影3年,从2018年首部侧重于还原真实案件的《守护》,到2019年斩获第六届全国法院十佳微电影(执行单元)与最佳导演奖的《冬日暖阳》,再到今年的《破局》,连获佳绩的背后,承载的是主创人员的汗水以及人民法官的初心。 小案大道理 题材选择是关键 根据以往的经验,一部微电影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题材的选择。为此,经过团队的反复讨论,我们选择走进与基层关系最密切的的人民法庭,意图呈现“小案大道理”的创作理念,题材确定后,我们开始翻阅大量的案卷寻找亮点。“当时伤者及外地赶来的家属情绪十分激动,戒备心比较严重,怕自己是外地人得不到公正的对待,扬言如果案件处理不满意,将继续上诉乃至上访。”八里台法庭庭长张宝林(剧中陈法官扮演者)回忆起自己刚刚调解完的一起重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打破了题材选择不定的僵局。7个农民工乘坐雇主车辆返乡途中突遇车祸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均系外地初次来津务工人员,事发后向全责车主主张赔偿时未果,故诉至法院。“审理案件不仅仅要判对错,也要解心结。张法官一面调查事实,一面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案件调解期间,张法官带领伤者家属走访了车管所、交管局等单位,为他们讲解事故相关政策、责任认定的程序及保险公司沟通协调的结果,最终他们消除了戒备心,主动要求张法官主持调解工作。”法官助理林鹏志感慨道。该案最终圆满解决,作为一名在法院工作了30年的法官,张宝林仍百感交集,虽然对法官来说仅仅是一件案子,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一种人生。“本案的调解过程,我是主持者,是参与者,更是一名学生,从当事人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只有为当事人着想,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张宝林如是说。 单一场景 拍摄形式新突破 我们为突破常规拍摄模式,采用了单场景的拍摄形式。单一场景的拍摄方式,可以简化多变的场景元素,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物身上,有利于突出人物内心的矛盾,这种新颖的拍摄方式是非常有意思的尝试和挑战。我们将故事时间设置在春节前夕,将场景设定在法官为双方当事人进行的一次庭外调解现场,故事背景是一辆载满农民工的面包车与豪华轿车相撞,4名受伤农民工将轿车车主诉至法院。本来一场简单的交通事故,却因为农民工与企业老板身份阶层的悬殊而被媒体刻意炒作。一间小小的调解室内,真相、人性与法律的激烈博弈正在上演。 信任和尊重 电影主题再升华 受伤的农民工和企业老板,双方的矛盾从表面上看是由交通事故引起,更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由双方代表的社会身份所引发,农民工和企业老板的关系被不良媒体恶意炒作,使得案件真相在舆论的漩涡中变得扑朔迷离。司法不能被舆论左右,公平正义势必伸张,法官如何破解这种困局?这便是影片《破局》名字的由来。在调解室里吵得不可开交的5个成年人仿佛是社会众生相的一个缩影,在一轮又一轮的反转下,每一个故事背后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遇。在场的人都没想到被告与原告之一的儿子竟是同班同学,孩子间的天真无邪就像一道光,突然照进这个弥漫着阴霾的空间,刺痛所有人的眼睛,打破了成年人所有的偏见与隔阂。负责调解的陈法官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奋战在一线的法官,他们懂得冰冷的裁决弥补不了人性的缺失,他们相信有温度的法律才能深入人心。法官的职责不单单是惩恶扬善、守护正义,更重要的是用一颗赤诚仁心去唤醒良知,让人性的光辉永远闪耀。 内涵丰富 拍摄细节有温度 该片由原审判团队本色出演。为了不影响法官的日常开庭工作,我们决定进棚集中拍摄。拍摄现场气温只有-11℃,为了室内拍摄效果,法官们只能穿单薄的制服,冻得直哆嗦。为了保证正常出片时间,整组人甚至拍摄到凌晨3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当上演员,这经历让我终身难忘。”参与拍摄的法院工作人员说道。电影光线的细腻变化丰富了影片内容。比如在众人为了孩子停下争吵后,光的颜色从白色变成了暖黄色。温暖的色调烘托了气氛又暗示了此刻众人内心的变化,让众人从之前争吵的状态中慢慢地脱离了出来。影片结局的艺术化处理也使得影片的中心思想得到升华——信任和尊重是破局之道。当漫天烟花璀璨时,人们纷纷看向窗外,画面第一次将所有人框在了一起,暗示了众人的和解。绚烂的烟花映射在6个装有相同水量的水杯上。这里的水杯跟开场时的6个水杯相呼应,暗喻了法官对所有人的公平态度,也突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题。一部好的法治电影,不是说教,亦无需过多的法院场景,而是贯穿始终的法治精神。获奖的虽然是影片,背后承载的却是每一位法院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他们来讲,审判的不仅是案件,更是他人的人生,信任和尊重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作者单位: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 |
||
|
||
【关闭】 | ||
|
||